《澳門日報》刊登我院院長葉桂平的文章《澳應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國家改革開放》


        2018年11月30日,《澳門日報》第B10版刊登了我院院長葉桂平的文章《澳應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國家改革開放》。以下是文章的具體內容:

 

 

《澳應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國家改革開放》

       一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習近平主席於北京接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並發表講話,深刻地闡明了香港、澳門發展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係,深刻地闡述了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具有的獨特地位和港澳同胞所發揮的重大作用,指明了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實踐的發展方向,使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備受鼓舞。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從香港、澳門的歷史與現狀出發,提出的四個更加積極主動點出了港澳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各領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一些問題,指明了香港、澳門特區今後努力的方向,充分體現對一國兩制事業的高度重視,體現對香港、澳門的關切關愛之情。這既是對港澳未來發展的期許,也是對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必須做好各項工作的鞭策。

       對於澳門特區而言,明年即將迎來回歸二十周年大慶,正處於新的發展歷史階段,正面臨發展中的新問題。對此,澳門特區政府、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人士,應以習主席提出的四個更加積極主動作為澳門未來發展的新指引,融會於施政工作,加快建設長效機制,大力推進民生工程,注意修煉好內功,着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

       積極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把自身打造成為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加強區域合作,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和優化生活發展新空間;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事業,善於利用自身對外聯繫廣泛的有利條件,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特別行政區故事。

       參與國家治理實踐,按照同一國兩制相適應的要求,完善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提高公共行政績效,優化公共服務品質,切實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澳門特區政府更應充分利用十八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及實力,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助力國家全面開放的進程中,努力突破民生困局、制度制約、人才不足等瓶頸,乘風破浪,再創高峰。

       首先,應不斷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當前,形勢發展和民眾期待對特區治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澳門特區政府儘管邁入新舊政府交接之際,但仍應致力完善制度建設,在政府架構上加強跨領域的不同部門間的協調和合作,改革公共行政,理順部門職能免重疊,落實高官問責,修訂整體的公職制度,實行精兵簡政,提升效率,解決公共行政範疇的各種問題,以提升管治的水準和效果。

       其次,應不懈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世界經濟局勢錯綜複雜,經濟復甦仍然緩慢,令發展前景存在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這將使對外有一定依賴性的澳門經濟,容易受到周邊經濟波動的衝擊。

       為此,經濟適度多元應是澳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澳門特區政府應充分發揮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優勢,把握國家全面改革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大好形勢,以經濟多元作為長遠發展的方向。

       通過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為澳門中小企的發展擴闊天地、創設良好商機,為經濟的適度多元增添更大的動力,致力將澳門發展成集旅遊、博彩、會展、文創、購物、美食於一身的綜合旅遊城市。

       再次,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面對客觀資源條件的限制,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因素,以及歷史遺留問題的困擾等施政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特別是經濟快速增長背景下,如何通過經濟適度多元處理好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客觀資源條件限制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

       在外部條件不斷變化的形勢下,如何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和繁榮等突出問題,澳門特區政府還需堅持同心致遠,共用繁榮的施政理念,以高度的責任感,嶄新的思維和舉措,切實、果斷、有序解決困擾澳門發展的難題及遇到的新問題。

       最後,應加強青少年教育培養。作為教育工作者,本人一直十分關心在學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青少年是澳門的希望與未來,我們應持續以個人——家庭——社區——城市——國家的緊密聯繫,加強青少年的教育培養,高度重視和關心愛護青年一代。為他們多搭台、多搭梯,積極引導他們關心國家發展大局,善用國家最新推出的一系列促進科技創新和創業的有利政策,鼓勵他們大膽闖、大膽試,敢於邁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開出一條新路來,積極為他們成長、成才、成功創造良好條件。

       此外,更應立足長遠,從源頭上加強教師的國民教育,更好地啟蒙下一代。致力修訂和推廣使用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品德與公民》教材,弘揚愛國愛澳社會主流價值觀,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國情和區情的宣傳教育,特別是青少年對國家和特區發展,對一國兩制關係的認知和認同,增強他們對澳門歷史和現實的認知、對國家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了解,強化他們投身建設更加美好的澳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