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甄曉霞: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澳門是否可以在大灣區內更好地發輝精準聯繫人的角色?


                                                             

       是次很高興能參加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所舉辦的「機遇論壇:青年如何在大灣區建設中實現自我價值」,在西線的行程安排上,感受到主辦單位在行程編排的細心,為了讓澳門青年更了解國家對大灣區的戰略規劃,從而在建設中實現自我價值,在了解大灣區的發展藍圖同時,也帶領我們實地考察該區具特色的自然及文化的旅遊資源。

        畢竟;要了解一個地方,首先你就要先踏上這片土地,沒有踏入珠海高欄港,是無法想像貨運碼頭如此龐大的貨物吞吐量、沒有參觀大廣海灣經濟區和南沙區規劃沙盤介紹,那能深入了解大灣區西區的發展潛力無限、沒有走進新會陳皮村,那能深入了解中國的陳皮除了可作餐飲,又具有藥用價值的,了解到中國的養生文化是從宋代就開始流傳,歷史悠久、沒有到肇慶七星岩走過,那能看見 “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 的自然生態美景。在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看見不單單是公司的産品,還有他們對自身産品嚴謹與執著,企業核心文化的堅持和創新,在南沙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該區亦有葡語國家商品展示中心及青創人材公寓酒店,在這裡有志青年可以利用無限的創意;創造未來。用我的這一雙腳踏進大灣區內,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對澳門未來發展所帶來的契機,無論在港口、商貿、經濟、旅遊、交通等等。 

       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們前往中山大學,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機遇與挑戰》,張光南教授從多個方向及角度來向我們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的規劃中, 提出一些我們應注意的問題點,讓我思考着,例如:在大灣區的發展中澳門特區可以跟誰做朋友?澳門在大灣區內的優勢是那一方面、劣勢又是什麼?利用“自我定位”引申“地區定位”的思考模式。更提出目前如果香港稱為“超級聯繫人”,那澳門就是“精準聯繫人”,澳門又要如何做好這個精準聯繫人的角色呢?  

                                 

        經過這四天的大灣區西線團的實地考察及論譠中,讓我獲益良多,在張教授帶出的問題中,自己也在思考著;目前澳門在大灣區內的“合作框架”定意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在一中心上,澳門地區在休閒元素上似乎還未完善,當然澳門特區政府一直在努力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作建設,可惜澳門在整個城市的規劃中仍存在配套問題,如:在交通及一些旅遊景點配套上,因為澳門地小,一般外地旅客訪澳平均停留天數偏短,我們可以藉著這個機遇,運用一程多站的方式,連接大灣區內的城市,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蘊含僑鄉歷史文化、歷史自然景觀、温泉、飲食文化藝術等多個元素,將澳門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在大灣區下擴大旅遊版塊,由一地擴展為一區,更可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在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澳門是否可以在大灣區內更好地發輝精準聯繫人的角色?特區政府如何發掘和培養足夠對這方面專業人材?相信除多加推擴外,還可以支持各大院校增設相關課題,令青年融入澳門及大灣區內的發展,發揮在大灣區內精準聯繫人的角色。(作者:葡語國家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甄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