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刊登我院院長葉桂平的文章《教育等於引領未來》


       2019年3月27日,《澳門日報》第E08版刊登了我院院長葉桂平的文章《教育等於引領未來》,該文就新時代新要求對教育事業的所感所言。文章具體內容如下:

 

 

教育等於引領未來

——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和拜訪國家教育部有感

 

       剛剛勝利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講話,內涵豐富、立意深遠,是全國“兩會”精神的重要內容,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此間,筆者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還有幸隨澳門中聯辦教青部及城市大學領導拜會了百忙之中接見我們的國家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中央政府官員,聆聽及學習“兩會”精神和中央的教育思想,自感備受鼓舞和啟發。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教育之所以非常重要,源於我們提供的是未來的人才,是在為未來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本質上做教育就是在經營未來,引領未來。正如澳門城市大學等幾個本澳高等院校的前身——東亞大學,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鄧小平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關心和部署下,由黃景強、胡百熙、吳毓璘三位愛國愛港人士來澳興辦的第一所由中國人主辦的高等學府,初辦學時面臨着諸多困難與挑戰,但為了盡快彌補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的空白,三位有識之士並沒有放棄努力,依然堅持“教育為先”的重要理念辦學,可以說是功在千秋的舉措。時至今日,這份遠見和精神無不值得吾輩欽佩和敬仰。

 

       教育適應時代需要

 

       教育是鞏固今天的基石,也是開拓未來的基礎。面對當今信息化時代、全球化時代、新的科技革命時代,以及人工智能的異軍突起,教育需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尤其是辦高等教育,一間大學的生產力無疑就是它能否培養出合格優秀人才的能力,因此我們對人才培養的模式必須適時改革、及時創新,力求凸顯自身優勢和辦學特色。例如,筆者所在的澳門城市大學在堅持愛國愛澳,堅持發展要遵循澳門高等教育發展佈局,堅持走城市大學的辦學道路的基礎上,持續為澳門城市建設及治理提供智力服務,在新時代率先把新工科的理念加入社會科學當中。開設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在藝術的層面上結合工科、數據科學的理念;開設的數據科學專業並不是單純研究數學、科技的發展,而是研究人文社科的應用方面;開設的金融專業具有突出金融科技(FinTech)特色等特點。同時,大學已設立葡語國家研究院和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等專業智庫,成立“一帶一路”中葡中拉知識創新與轉化聯盟,力圖打造高科技孵化基地,創建跨境知識轉化平台。我們堅信,只有不斷調整優化我們的學科結構、專業結構,才能讓我們的高等教育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參建灣區要素在人

 

       教育要善於抓住機遇,培養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對澳門來說,最根本的要素還是“人才”。為此,澳門高校應在傳播知識、培養創造力、塑造高水平專業人才的同時,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更加注重道德人格正確價值觀的培養,為國家、為澳門的人才培養做出更大貢獻。只有很好地立足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關注國家對大灣區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即將出台的規劃和政策,緊緊抓住大灣區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的再次創業,成為區域性的著名大學,成為世界知名大學的夢想才能逐步實現。

       新時代新形勢,改革開放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對教育和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來,相信澳門教育界同仁一定能夠繼續攜手並進,堅守愛國愛澳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全面育人的發展宗旨,打造教書育人、傾心築夢的師資隊伍,一同為培養“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為實現澳門教育現代化和國家教育強國目標作出更大貢獻。